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脊柱骨突、脊柱旁軟組織及外周關節,並可伴發關節外表現,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一、強直性脊柱炎的表現:
1. 疼痛:早期常表現為下腰部、臀部或腹股溝區隱痛,疼痛可在休息後緩解,活動後加重。隨著病情進展,疼痛可向上蔓延至胸椎、頸椎,還可累及外周關節,如髖關節、膝關節等。
2. 晨僵:早晨起床後,脊柱及關節會出現僵硬、活動受限的情況,一般持續數小時,活動後症狀可逐漸緩解。
3. 脊柱畸形:病情嚴重時,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會發生改變,出現脊柱強直、駝背畸形等,影響身體外觀及正常活動。
4. 關節外表現:部分患者可出現眼部炎症,如虹膜炎;還可能有心血管系統受累,如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肺部受累可出現肺上葉纖維化等。
2.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方式:
1. 藥物治療:非甾體抗炎藥可減輕疼痛、緩解炎症;抗風濕藥物如柳氮磺吡啶等,能改善病情;生物制劑對病情控制有較好效果。
2. 物理治療:通過熱療、按摩、牽引等物理方法,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改善關節活動度。
3. 手術治療:對於嚴重脊柱畸形或髖關節等關節功能嚴重受損的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如脊柱矯形手術、關節置換手術等。
治療過程中需嚴格遵循醫生的囑咐,按時服藥、定期復查。根據病情變化,醫生會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正確的姿勢,進行適當的功能鍛鍊,以維持關節的活動度和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