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電復律、導管消融術、心臟起搏器植入術等。
1. 藥物治療:通過使用特定藥物來調節心臟的電活動,糾正心律失常。遵醫囑使用鹽酸普羅帕酮片,能抑制心肌細胞的鈉通道,減慢傳導速度,從而減少異常的電信號傳導;鹽酸胺碘酮膠囊,可延長心肌細胞的動作電位時程,有效抑制多種心律失常;酒石酸美托洛爾片,能阻斷心臟的β受體,降低心肌的興奮性,穩定心臟節律,對多種心律失常情況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生活方式調整:規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維持心臟正常功能,減少心律失常發作。保持充足睡眠,讓心臟得到充分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防止心臟負擔過重;戒煙限酒,煙草和酒精會刺激心臟,引發心律失常;適當運動,增強心肺功能,但要避免劇烈運動;控制情緒,避免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刺激心臟,維持心臟電活動穩定。
3. 電復律:利用高能電脈衝瞬間通過心臟,使心肌細胞同時除極,中斷折返激動,恢復竇性心律。對於一些嚴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顫動、室性心動過速等,電復律能迅速恢復心臟正常節律,避免心臟功能嚴重受損,輓救生命。
4. 導管消融術:通過將電極導管經靜脈或動脈血管送入心臟特定部位,釋放射頻電流等能量,破壞引起心律失常的異常病灶或傳導通路。對於一些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不適宜藥物治療的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等,導管消融術可從根源上消除異常電活動,達到根治目的。
5. 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對於嚴重的緩慢性心律失常,心臟起搏器能按預定頻率發放電脈衝,刺激心臟跳動,保證心臟有足夠的泵血功能。通過植入起搏器,可有效改善因心率過慢導致的頭暈、乏力、黑矇甚至暈厥等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保障心臟正常工作。
心律失常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保持規律作息與健康飲食,適度運動。定期復查,嚴格按照醫生囑咐用藥和調整治療方案。避免接觸可能誘發心律失常的因素,如某些刺激性食物、不良情緒等,時刻關注自身身體狀況,如有不適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