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闡述抑鬱症的發病原因以及臨床表現。
一、抑鬱症的發病原因:
遺傳因素在抑鬱症發病中佔據重要地位,研究表明,若家族中有抑鬱症患者,其親屬患抑鬱症的風險會顯著增加。大腦神經遞質的紊亂也是關鍵因素,比如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失衡,會影響大腦的正常功能,進而引發抑鬱症狀。長期處於壓力環境中,如工作壓力過大、人際關係緊張、經歷重大生活變故如親人離世、失戀、失業等,可能導致心理負擔過重,容易誘發抑鬱症。一些軀體疾病,像慢性疼痛、心血管疾病、內分泌失調等,也可能通過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增加患抑鬱症的幾率。
2.抑鬱症的臨床表現:
情緒方面,患者往往長期處於低落狀態,對以往感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快感缺失。常常感到無助、絕望,甚至有自殺念頭或行為。認知上,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過度自責自罪,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下降,影響工作和學習效率。在行為上,表現為活動減少,不願社交,回避與人接觸,常常獨自待在房間。睡眠和食慾也會出現明顯變化,有的患者會失眠,入睡困難或早醒;有的則睡眠過多。食慾方面,要麼食慾不振,體重下降,要麼暴飲暴食,體重增加。身體上還可能出現各種不適,如頭痛、背痛、胃痛等,但經過醫學檢查卻無明顯器質性病變。
抑鬱症的症狀複雜多樣,每個人的表現可能不盡相同。若出現上述症狀且持續較長時間,應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和診斷,並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患者需嚴格遵醫囑按時服藥,積極配合心理治療,同時家人要給予充分的關心和支持,幫助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