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早期症狀主要有疼痛、髖關節活動受限、跛行、下肢畏寒、肌肉萎縮等。
1. 疼痛:這是最常見的早期症狀,多為隱痛、鈍痛或酸痛不適等,常出現在腹股溝區、臀部、大腿內側等部位,勞累、長時間行走或活動後疼痛可能加重,休息後可緩解,疼痛還可能間歇性發作,隨著病情發展發作頻率會增加。
2. 髖關節活動受限:早期可能表現為髖關節的靈活性下降,比如在做內旋、外展、屈伸等動作時,會感覺不如以前順暢,有輕微的卡頓或阻力感,患者可能在穿襪子、盤腿等日常動作中有所察覺。
3. 跛行:由於疼痛以及髖關節功能受限,患者走路時會不自覺地出現跛行,即一瘸一拐的現象,早期跛行可能不太明顯,隨著病情進展會逐漸加重。
4. 下肢畏寒:部分患者會感覺患側下肢比健側溫度低,即使在溫暖環境中也有明顯差異,因為股骨頭壞死影響了局部血液循環,導致下肢熱量供應不足。
5. 肌肉萎縮:早期肌肉萎縮不太容易發現,隨著病情發展,由於患肢活動減少,肌肉得不到足夠的鍛鍊,會逐漸出現廢用性萎縮,表現為大腿或臀部肌肉變細。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減少髖關節的負重,控制體重。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瞭解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盡可能延緩病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