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常見症狀有疼痛、腫脹、畸形、異常活動、骨擦音或骨擦感等。
1. 疼痛:骨折發生後,受傷部位會立即出現較為劇烈的疼痛,因為骨折斷端刺激周圍的神經末梢,疼痛在移動肢體或按壓骨折部位時會明顯加劇,患者往往難以忍受,且疼痛會持續存在,隨著時間推移,在損傷處逐漸修復過程中疼痛程度會慢慢減輕。
2. 腫脹:骨折處周圍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積聚在組織間隙,同時局部炎症反應也會導致液體滲出,進而引起受傷部位明顯腫脹,腫脹範圍可能會逐漸擴大,皮膚可能會出現緊繃感。
3. 畸形:骨折斷端移位後,會使肢體原本的形態發生改變,出現成角、縮短、旋轉等畸形,與正常肢體外觀有明顯差異,通過肉眼即可觀察到。
4. 異常活動:正常情況下肢體關節以外的部位是不能活動的,但骨折後,在非關節部位可出現不正常的活動,這是骨折特有的表現之一。
5. 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斷端相互摩擦時,可產生骨擦音或感覺到骨擦感,不過在檢查時應避免故意去製造這種情況,以免加重損傷。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預防骨折發生。一旦發生骨折,務必及時就醫,嚴格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按時復查。治療期間要注意休息,合理飲食,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鈣的食物,促進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