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和沙參在來源、形態、性味、功效、用法用量等方面存在不同。
1. 來源:西洋參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乾燥根;沙參為桔梗科植物沙參或杏葉沙參的乾燥根。
2. 形態:西洋參呈紡錘形、圓柱形或圓錐形,表面淺黃褐色或黃白色,有橫向環紋及線狀皮孔,頂端有莖痕;沙參根呈圓錐形或圓柱形,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有縱皺紋、細根痕及橫向皮孔。
3. 性味:西洋參性涼,味甘、微苦;沙參性微寒,味甘。
4. 功效:西洋參能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用於氣虛陰虧、虛熱煩倦、咳喘痰血、內熱消渴、口燥咽乾;沙參能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用於肺熱燥咳、陰虛勞嗽、乾咳痰黏、胃陰不足、熱病津傷、咽乾口渴 。
5. 用法用量:西洋參多3 - 6克,另煎兌服;沙參一般9 - 15克。
日常使用西洋參和沙參時,要依據自身身體狀況合理選擇。若體質虛寒,使用西洋參和沙參需謹慎,因為其偏寒涼,可能加重虛寒症狀。若無法準確判斷自身情況,應咨詢專業中醫師。不可自行隨意加大劑量,以免引發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