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和內痔在發生部位、病理特徵、臨床表現、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
1. 發生部位:外痔由齒狀線遠側皮下靜脈叢的病理性擴張或血栓形成,位於齒狀線以下;內痔由黏膜下痔內靜脈叢擴大曲張形成,是在齒狀線以上。
2. 病理特徵:外痔是皮下靜脈叢病變,表面為皮膚;內痔是黏膜下靜脈叢病變,表面是黏膜。
3. 臨床表現:外痔通常表現為疼痛,尤其是血栓性外痔疼痛劇烈,可見肛門外腫物,有時會有瘙癢、潮濕等不適;內痔一般無痛,以便血為主要症狀,便血顏色鮮紅,嚴重時內痔可脫出肛門外,初期可自行回納,後期需用手推回甚至無法回納。
4. 治療方法:外痔症狀較輕時以保守治療為主,如坐浴、塗抹藥膏等,嚴重時需手術切除;內痔初期也多保守治療,包括藥物內服、外用栓劑等,發展到較嚴重程度,經常脫出且不能回納、出血嚴重影響生活時,考慮手術治療。
日常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久坐、久站,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防止便秘和腹瀉。若出現肛門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不要自行用藥或處理,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