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與黃芪在來源、性味、功效、主治病症、用法用量等方面存在不同。
1. 來源: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乾燥根及根莖;黃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乾燥根。
2. 性味: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黃芪味甘,性微溫。
3. 功效:人參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血、安神益智;黃芪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
4. 主治病症:人參常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等;黃芪多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等。
5. 用法用量:人參一般3 - 9克,另煎兌服;輓救虛脫可用15 - 30克 。黃芪一般9 - 30克。
日常使用人參和黃芪時,要依據自身身體狀況合理選擇。若身體虛弱需大補元氣可考慮人參,若側重於補氣升陽、固表等則黃芪更合適。但兩者都屬滋補藥材,不可隨意濫用,使用前最好咨詢專業中醫師,在其指導下正確應用,以免因誤用或過量使用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