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從症狀表現、接觸史、病情發展、核酸檢測、抗原檢測等方面自測感冒還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1. 症狀表現:感冒症狀相對較輕,多有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等上呼吸道症狀,發熱一般為低熱,很少出現呼吸困難等嚴重情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狀多樣,除咳嗽、發熱外,部分患者會出現乏力、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腹瀉等,嚴重時可出現呼吸困難、低氧血症等。
2. 接觸史:感冒通常無明確的病毒接觸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若發病前14天內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與確診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觸史等,則感染風險增加。
3. 病情發展:感冒一般在一周內可自愈,通過對症治療症狀能較快緩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情發展因人而異,部分患者病情進展較快,可能發展為重症。
4. 核酸檢測:核酸檢測是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金標準。若檢測結果為陽性,基本可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若為陰性,患感冒可能性大,但也可能處於病毒潛伏期。
5. 抗原檢測:抗原檢測方便快捷,若檢測結果為陽性,提示可能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陰性結果也不能完全排除,需結合其他情況判斷。
日常要做好個人防護,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若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不要自行盲目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