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康復訓練、中醫治療、手術治療等。
1. 藥物治療:對於膝蓋類風濕關節炎,藥物治療是基礎。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塞來昔布膠囊,遵醫囑用藥可減輕炎症和疼痛,通過抑制體內的炎症介質來緩解膝蓋關節的紅腫熱痛症狀。抗風濕藥物如甲氨蝶呤片、來氟米特片、柳氮磺吡啶腸溶片,遵醫囑服用能延緩疾病進展,控制病情發展,防止膝蓋關節進一步受損變形。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片、地塞米松片、倍他米松片,遵醫囑使用可快速減輕炎症,在病情嚴重或急性發作時發揮重要作用。
2. 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對膝蓋類風濕關節炎很有幫助。熱敷能促進膝蓋局部血液循環,使緊張的肌肉放鬆,緩解疼痛與僵硬感,比如使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在膝蓋部位。按摩可改善膝蓋關節的活動度,減輕肌肉痙攣,專業人員通過特定手法對膝蓋周圍肌肉和關節進行操作。紅外線照射利用熱效應,深入組織,減輕炎症,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膝蓋關節功能。
3. 康復訓練:康復訓練能提高膝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生活質量。關節活動度訓練,如屈伸膝蓋、旋轉膝蓋等動作,可防止關節粘連和僵硬,保持關節靈活性。肌力訓練,通過特定器械或自身對抗阻力運動,增強膝蓋周圍肌肉力量,穩定關節,減輕關節負擔。平衡訓練,如單腳站立、閉目站立等,提高患者身體平衡能力,減少因關節問題導致的摔倒風險。
4. 中醫治療:中醫治療膝蓋類風濕關節炎有獨特優勢。針灸通過刺激膝蓋周圍穴位,如犢鼻穴、足三里穴、陽陵泉穴等,調節經絡氣血,疏通經絡,減輕疼痛。中藥熏蒸利用中藥蒸汽的溫熱和藥力,滲透到膝蓋關節,起到溫通經絡、散寒除濕的作用,常用藥材有乳香、沒藥、木瓜等。推拿通過專業手法對膝蓋關節及周圍組織進行推、拿、按、揉等操作,改善局部氣血運行,緩解疼痛和肌肉緊張。
5. 手術治療:當膝蓋類風濕關節炎病情嚴重,藥物和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考慮手術。關節置換手術可去除受損的關節面,植入人工關節,恢復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滑膜切除術能切除病變的滑膜組織,減少炎症因子的產生,緩解關節炎症,改善關節症狀。手術治療能從根本上解決關節嚴重受損問題,但手術有一定風險,需謹慎評估和選擇。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膝蓋保暖,避免受寒加重症狀。減少長時間站立和行走,避免過度勞累。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以更好地控制膝蓋類風濕關節炎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