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發病的接觸因素包括患者飛沫、被污染物品、隱性感染者、帶毒家禽、實驗室病毒等。
1. 患者飛沫:麻疹患者是主要傳染源,在出疹前4天至出疹後4天均有傳染性。咳嗽、打噴嚏時會釋放含病毒的飛沫,懸浮於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後易感染髮病。
2. 被污染物品:患者使用過的衣物、被褥、玩具、餐具等物品,若被病毒污染,其他人接觸後再觸摸口鼻,病毒可侵入人體引發感染。
3. 隱性感染者:部分感染麻疹病毒但未出現明顯症狀的隱性感染者,也能傳播病毒,因其不易被察覺,增加了傳播風險,健康人與之密切接觸可能感染。
4. 帶毒家禽:一些家禽可能攜帶麻疹病毒,與家禽密切接觸或接觸被其污染的環境,也有感染麻疹的可能,不過這種情況相對較少。
5. 實驗室病毒:在實驗室環境中,若操作不當,接觸到含有麻疹病毒的樣本,也可能導致感染,此類情況極為罕見。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避免前往人員密集且通風不良的場所等。若懷疑接觸過麻疹病毒,應及時就醫檢查,遵循醫生建議採取相應措施,降低發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