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患濕疹時需注意皮膚清潔、穿著選擇、環境濕度、飲食調整、避免抓撓、用藥規範、沐浴方式、預防感染、觀察症狀等。
1. 皮膚清潔:保持嬰兒皮膚清潔,用溫水輕輕清洗患處,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肥皂或沐浴露,以免破壞皮膚屏障,加重濕疹症狀。清洗後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擦乾,保持皮膚乾爽。
2. 穿著選擇:給嬰兒選擇寬松、柔軟、透氣性好的棉質衣物,避免穿化纖、羊毛等材質的衣服,這些材質容易刺激皮膚,加重瘙癢。同時要注意衣物的清潔,勤換洗衣物。
3. 環境濕度:保持室內環境濕度適宜,可使用加濕器或除濕器調節濕度在 40%-60%之間。過於乾燥或潮濕的環境都可能誘發或加重嬰兒濕疹。
4. 飲食調整:母乳餵養的媽媽要注意自己的飲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鮮等易過敏食物。奶粉餵養的嬰兒,若懷疑牛奶蛋白過敏,可在醫生指導下更換特殊配方奶粉。
5. 避免抓撓:嬰兒可能會因濕疹瘙癢而抓撓,家長要及時修剪嬰兒的指甲,防止抓傷皮膚引起感染。也可給嬰兒戴上手套,但要注意手套的透氣性。
6. 用藥規範: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給嬰兒塗抹藥膏,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同時要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若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
7. 沐浴方式:控制洗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 5-10 分鐘即可。水溫不宜過高,保持在 37℃-38℃左右。洗澡後可適當塗抹溫和的潤膚霜,保護皮膚。
8. 預防感染:注意嬰兒的個人衛生,避免接觸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若濕疹部位出現紅腫、滲液等感染跡象,應及時就醫。
9. 觀察症狀:密切觀察嬰兒濕疹的症狀變化,如皮疹的範圍、顏色、瘙癢程度等。若症狀加重或持續不緩解,要及時帶嬰兒去醫院復診。
日常要多關注嬰兒的狀態,為其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若對護理方法有疑問,一定要及時咨詢醫生,嚴格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護理,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嬰兒緩解濕疹症狀,促進皮膚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