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症狀、影像學表現、治療方法、傳染性是肺結核與肺炎存在差異的幾個方面。
1. 病因:肺結核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發,該病菌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肺炎則多因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導致,不同病原體引發的肺炎在感染途徑和易感性上有區別。
2. 症狀:肺結核常見症狀有低熱、盜汗、乏力、消瘦、咳嗽、咯血等;肺炎主要症狀為發熱、咳嗽、咳痰,嚴重時會出現呼吸困難。
3. 影像學表現:肺結核在胸片或CT上多表現為上葉尖後段、下葉背段的病變,可有滲出、增殖、纖維化、空洞等多種形態;肺炎在影像學上常呈現片狀或斑片狀陰影。
4. 治療方法:肺結核需進行規範的抗結核治療,通常採用多種抗結核藥物聯合,療程較長,一般6 - 9個月甚至更久;肺炎治療根據病原體類型選擇相應藥物,如抗生素治療細菌性肺炎,抗病毒藥物治療病毒性肺炎,療程相對較短,一般7 - 14天。
5. 傳染性:肺結核具有較強傳染性,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多數肺炎不具有傳染性,僅部分病毒性肺炎有一定傳染性。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度鍛鍊,以增強自身免疫力。若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應及時就醫診斷,明確病因後積極配合治療,嚴格按照醫生要求用藥,切不可自行停藥或換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