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免疫機制涉及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固有免疫、免疫逃逸、免疫病理損傷等。
1. 細胞免疫:在流行性乙型腦炎中,細胞免疫發揮關鍵作用。病毒入侵機體後,抗原呈遞細胞將病毒抗原攝取、處理並呈遞給T淋巴細胞。其中,CD4+T細胞可分化為多種亞型,輔助B細胞產生抗體、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CD8+T細胞則能直接殺傷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有效清除病毒感染灶,限制病毒在體內的擴散。
2. 體液免疫:病毒感染刺激B淋巴細胞,使其在T細胞輔助下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分泌特異性抗體。這些抗體可與病毒結合,阻止病毒吸附和侵入宿主細胞,還能通過調理作用促進吞噬細胞對病毒的吞噬清除,同時激活補體系統,發揮溶菌和免疫調理等效應,共同對抗病毒感染。
3. 固有免疫:機體的固有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在病毒入侵早期迅速啓動免疫應答。巨噬細胞可吞噬和殺滅病毒,並分泌細胞因子激活其他免疫細胞;自然殺傷細胞能直接殺傷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在疾病早期控制病毒複製和擴散中發揮重要作用。
4. 免疫逃逸:部分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可能通過多種機制逃避機體免疫監視,如病毒基因突變導致抗原變異,使免疫系統難以識別;或者干擾免疫細胞的功能,抑制免疫應答的啓動和效應階段,從而得以在體內持續存在和複製。
5. 免疫病理損傷:在免疫應答過程中,過度的免疫反應可能導致免疫病理損傷。免疫細胞釋放的大量細胞因子可能引起炎症反應過度激活,導致腦組織損傷、水腫等,引發一系列臨床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神經系統功能。
日常生活中,應積極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如按時接種疫苗,做好防蚊滅蚊措施,減少病毒傳播機會。若出現疑似症狀,需及時就醫並嚴格遵醫囑治療,以便盡早控制病情,降低免疫病理損傷帶來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