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骨折的症狀有疼痛、腫脹、畸形、活動受限、骨擦音或骨擦感等。
1. 疼痛:骨折發生時,踝關節處會立即出現較為劇烈的疼痛,這是由於骨折斷端刺激周圍的神經組織以及局部軟組織損傷所致。疼痛在活動或觸碰受傷部位時會明顯加劇,即使在休息時也可能持續存在,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
2. 腫脹:受傷後,踝關節周圍很快會出現腫脹現象。因為骨折導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積聚在組織間隙,同時損傷引發的炎症反應也會使組織液滲出增加,進而造成腫脹,腫脹程度會隨時間逐漸加重。
3. 畸形:嚴重的踝關節骨折可能導致關節外形改變,出現畸形。骨折斷端的移位會使踝關節的正常結構遭到破壞,原本對稱的關節輪廓變得不對稱,可表現為局部突出或凹陷等異常形態。
4. 活動受限:由於疼痛和骨折對關節結構的破壞,踝關節的正常活動會受到明顯限制。患者難以進行正常的屈伸、內翻、外翻等動作,強行活動可能會加重疼痛和損傷。
5. 骨擦音或骨擦感:在骨折部位移動時,有時可感覺到骨折斷端相互摩擦產生的骨擦音或骨擦感。但需注意,不要刻意去嘗試引發這種感覺,以免加重損傷。
踝關節骨折後,患者應及時就醫進行規範治療。治療期間要嚴格遵循醫生的建議,保持受傷部位的固定,避免過早活動。同時,注意休息,將患肢適當抬高以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飲食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鈣的食物,以幫助骨折愈合。定期復查,根據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