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需注意休息、調整睡眠姿勢、進行適當頸部活動、做好頸部保暖、合理飲食等。
1. 休息:落枕後頸部肌肉處於緊張、疼痛狀態,充足的休息能讓受損肌肉得到恢復,避免過度勞累使疼痛和不適加劇,盡量減少頸部大幅度活動,讓頸部肌肉放鬆。
2. 調整睡眠姿勢:睡眠姿勢不當是落枕常見原因,要選擇合適高度和軟硬度的枕頭,高度以能維持頸椎生理曲度為宜,一般8 - 12釐米,睡眠時保持仰臥或側臥,避免俯臥,防止頸部扭曲加重落枕症狀。
3. 適當頸部活動:在疼痛緩解後,可進行簡單頸部活動,如緩慢轉動頭部、抬頭低頭等,動作要輕柔、緩慢,幅度逐漸增大,促進頸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僵硬。
4. 頸部保暖:寒冷刺激會使頸部肌肉收縮,加重落枕症狀,可用熱毛巾或熱水袋熱敷頸部,每次15 - 20分鐘,每天3 - 4次,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5. 合理飲食:多攝入富含鈣、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新鮮蔬果等,為頸部肌肉恢復提供營養支持,增強肌肉韌性和力量。
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保持正確坐姿和站姿,避免頸部長期處於不良姿勢。若落枕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