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腺瘤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定期復查、內鏡下切除、藥物治療、經肛門切除、根治性手術切除等。
1. 定期復查:對於一些較小且無症狀、病理提示為低級別上皮內瘤變的直腸腺瘤,定期復查是一種可行的觀察手段。因為這類腺瘤生長緩慢,惡變風險相對較低。通過定期進行結腸鏡檢查等,密切監測腺瘤的大小、形態等變化。若在復查過程中腺瘤無明顯變化,可繼續觀察;若出現增大、形態改變等異常,則需進一步治療。一般建議每 1 - 2 年進行一次結腸鏡復查。
2. 內鏡下切除:該方法適用於大多數有蒂或較小的無蒂直腸腺瘤。通過結腸鏡,利用高頻電凝、激光、微波等技術將腺瘤切除。因為內鏡能夠直接到達病變部位,精准操作。高頻電凝可使組織蛋白凝固、血管閉塞,從而切除腺瘤;激光能量高,能快速汽化組織;微波則通過熱效應使腺瘤組織壞死脫落。切除後標本需送病理檢查,明確是否切淨及有無惡變。
3. 藥物治療:對於一些無法手術或不願手術的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輔助治療。如柳氮磺吡啶腸溶片,它能抑制腸道炎症反應,減少腺瘤的刺激;美沙拉嗪緩釋顆粒,可作用於腸道黏膜,減輕局部炎症;奧沙拉嗪膠囊,有助於維持腸道黏膜的正常功能。這些藥物通過調節腸道內環境,抑制腺瘤細胞的生長和增殖,但通常不能完全消除腺瘤,需遵醫囑長期服用並配合定期復查。
4. 經肛門切除:對於距離肛門較近一般距肛門 7cm 以內、體積相對較大無法內鏡切除的直腸腺瘤適用。經肛門直接暴露腺瘤,將其完整切除。由於該部位手術視野相對較好,能在直視下操作,可確保切除的徹底性。術後需注意傷口護理,防止感染,定期換藥,促進傷口愈合。
5. 根治性手術切除:當直腸腺瘤發生惡變,或腺瘤體積巨大、內鏡及經肛門切除困難時,需進行根治性手術。手術會切除包括腺瘤及其周圍部分腸管、系膜、淋巴結等組織。目的是徹底清除病變組織,防止癌細胞擴散轉移。手術方式根據病變位置和範圍有所不同,如低位前切除術、腹會陰聯合切除術等。術後可能需要輔助化療、放療等進一步治療。
直腸腺瘤患者治療後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穀類等,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久坐,適當運動。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