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和中風在概念、病因、症狀、治療方法上存在不同。
1. 概念:腦血栓是指在腦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基礎上,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附著在動脈的內膜形成血栓,導致血管狹窄或堵塞,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中風又稱腦卒中、腦血管意外,是一組急性腦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
2. 病因:腦血栓主要病因是腦動脈粥樣硬化,還與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因素有關。中風中缺血性腦卒中病因與腦血栓類似,出血性腦卒中多由高血壓、腦血管畸形等導致血管破裂出血。
3. 症狀:腦血栓起病較緩慢,常在睡眠或安靜狀態下發病,症狀逐漸加重,可能出現偏癱、失語、感覺障礙等。中風症狀多樣且發病急,缺血性腦卒中症狀類似腦血栓,出血性腦卒中症狀更嚴重,可伴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等。
4. 治療方法:腦血栓治療以溶栓、抗凝、改善腦循環、營養神經等為主。中風治療中缺血性腦卒中治療原則與腦血栓相似,出血性腦卒中則需根據出血量及部位,採取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清除血腫。
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積極控制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礎疾病,定期體檢,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