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吃阿司匹林出現出血現象可能是藥物劑量過大、個體敏感性差異、聯合用藥相互作用、胃腸道疾病、凝血功能異常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藥物劑量、更換藥物、調整聯合用藥方案、治療基礎疾病、改善凝血功能等。
1. 藥物劑量過大: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發揮抗血栓作用,但劑量過大易增加出血風險。若因劑量問題導致出血,需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劑量。比如從每日 100mg 減至 75mg 等,後續密切觀察出血情況及病情變化,同時監測凝血指標,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2. 個體敏感性差異:不同人對阿司匹林的反應不同,部分人即便常規劑量也可能出現出血。對於此類個體,遵醫囑可更換為氯吡格雷片 75mg 每日一次、替格瑞洛片 90mg 每日兩次、西洛他唑膠囊 50mg 每日兩次等抗血小板藥物,同時關注出血症狀是否改善。
3. 聯合用藥相互作用:阿司匹林與其他藥物如華法林、肝素、布洛芬等合用時,可能增強抗凝作用致出血。需告知醫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醫生會評估調整聯合用藥方案,停用相互作用明顯的藥物或調整劑量,以減少出血風險。
4. 胃腸道疾病:本身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胃腸道疾病,阿司匹林會刺激胃黏膜,加重損傷引發出血。應遵醫囑服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 20mg 每日一次、鋁碳酸鎂片 1g 每日三次、康復新液 10ml 每日三次等藥物治療胃腸道疾病,必要時暫停阿司匹林。
5. 凝血功能異常:某些血液系統疾病等可致凝血功能異常,增加阿司匹林出血風險。需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針對病因治療,如補充凝血因子等,同時根據病情調整阿司匹林使用。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出現出血現象要及時就醫,配合醫生檢查找出病因並規範治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自身症狀,如皮膚有無瘀斑瘀點、有無牙齦出血等,定期復查凝血指標等,嚴格按醫囑用藥,不可自行增減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