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鼻塞可能是激素變化、過敏、上呼吸道感染、鼻腔結構異常、環境因素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生活方式、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等。
1. 激素變化:孕期女性體內激素水平大幅改變,雌激素水平升高會使鼻腔黏膜血管擴張、充血,進而導致鼻塞。這是孕期常見生理現象,一般無需特殊用藥治療。可通過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能有效清潔鼻腔分泌物,減輕黏膜充血,緩解鼻塞症狀;也可適當增加室內空氣濕度,比如使用加濕器,讓鼻腔保持濕潤,改善通氣狀況。
2. 過敏:接觸花粉、塵蟎、動物毛髮等過敏原後,鼻腔黏膜會出現過敏反應,引發鼻塞。要盡量避免接觸已知過敏原,如定期清潔臥室、更換床單被罩減少塵蟎;外出時佩戴口罩防止花粉等。症狀嚴重時,遵醫囑使用布地奈德鼻噴霧劑、氯雷他定片、孟魯司特鈉咀嚼片,減輕過敏症狀,緩解鼻塞。
3. 上呼吸道感染:孕期身體抵抗力下降,易受病毒或細菌侵襲引發上呼吸道感染,造成鼻腔黏膜炎症、腫脹,引起鼻塞。症狀較輕時,通過多喝溫水、多休息來緩解。若症狀較重,遵醫囑服用感冒清熱顆粒、雙黃連口服液、阿莫西林膠囊,控制感染,減輕鼻塞不適。
4. 鼻腔結構異常:本身存在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鼻腔結構問題,懷孕後由於鼻腔血液循環變化,會加重鼻塞症狀。症狀較輕可通過生理鹽水沖洗、按摩迎香穴等緩解。若症狀嚴重影響生活,需在醫生評估後,必要時產後進行手術矯正。
5. 環境因素:長期處於乾燥、寒冷或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中,會刺激鼻腔黏膜,導致鼻塞。可改善所處環境,如使用空氣淨化器淨化空氣,在乾燥環境中放置水盆或使用加濕器增加濕度,外出時注意保暖,佩戴口罩,減少環境因素對鼻腔的刺激。
孕早期出現鼻塞情況,不要自行隨意用藥,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適當鍛鍊增強體質,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和適宜濕度溫度,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食物,提高身體抵抗力,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需及時復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