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見紅可能是宮頸擴張、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宮頸病變、外傷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密切觀察、抑制宮縮、糾正貧血等。
1. 宮頸擴張:孕晚期臨近分娩時,宮頸開始逐漸擴張,胎膜與子宮壁分離,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出現見紅現象。這是分娩即將開始的比較可靠的徵象。一般見紅後24 - 48小時內可能會發動宮縮,此時孕婦應保持冷靜,收拾好待產物品,準備前往醫院待產,密切觀察宮縮、胎動等情況。
2. 前置胎盤:胎盤下緣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位置低於胎兒先露部。妊娠晚期子宮下段逐漸伸展,牽拉宮頸內口,前置胎盤附著處發生錯位分離,血竇破裂出血。孕婦需絕對臥床休息,左側臥位,遵醫囑使用硫酸鎂注射液抑制宮縮、地屈孕酮片保胎、氨甲環酸注射液止血,密切監測孕婦生命體徵、陰道流血量、胎兒宮內情況等,必要時及時終止妊娠。
3. 胎盤早剝:妊娠20周後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主要與孕婦血管病變、機械性因素等有關。孕婦會突然發生持續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伴有或不伴有陰道流血。一旦確診,應立即住院治療,糾正休克,遵醫囑使用縮宮素注射液促進宮縮、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葡萄糖酸鈣注射液補充鈣劑,根據孕婦及胎兒情況決定分娩方式。
4. 宮頸病變:孕婦本身存在宮頸息肉、宮頸炎等宮頸病變,孕晚期隨著子宮增大,局部組織受到刺激,容易引起出血。對於宮頸息肉引起的出血,可在醫生評估後,選擇合適時機摘除息肉;宮頸炎患者,遵醫囑使用保婦康栓、苦參凝膠、硝呋太爾制霉素陰道軟膠囊進行局部治療,治療期間注意保持外陰清潔,避免性生活。
5. 外傷:孕婦腹部受到撞擊、摔倒等外傷,可能導致胎盤與子宮壁發生錯位,引起出血。若外傷後出現見紅,應立即就醫,進行詳細檢查,評估胎兒情況。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應處理,如監測胎兒生命體徵、給予保胎治療等。
孕晚期見紅情況多樣,孕婦一旦發現見紅不要驚慌,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在等待就醫過程中要盡量保持平靜,避免劇烈活動。就醫後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檢查和治療,密切關注自身身體變化和胎兒的胎動情況,確保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