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核磁共振檢查所需時間通常在5-30分鐘左右。簡單部位如四肢關節等,掃描時間可能在5-10分鐘;而像頭部、腹部等較為複雜的部位,掃描時間多在15-30分鐘。
核磁共振檢查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場內共振所產生的信號經重建成像的一種檢查方法。人體中的氫原子核在強大磁場作用下,會排列整齊,此時施加特定頻率的射頻脈衝,氫原子核會吸收能量產生共振,當射頻脈衝停止後,氫原子核會釋放能量回到初始狀態,這個過程中產生的信號被接收、處理,就能形成圖像。
不同部位的核磁共振檢查時間有差異,主要是因為不同部位結構複雜程度不同。簡單部位結構單一,掃描範圍小,所需採集的數據量少,所以掃描時間短。而複雜部位包含多種組織和器官,需要從多個角度、層面進行掃描,以獲取全面準確的信息,採集的數據量較大,掃描時間就會相應延長。檢查時患者的配合程度也會影響檢查時間。若患者能保持靜止不動,檢查就能順利進行,按預計時間完成;若患者因各種原因無法保持靜止,可能需要重新掃描,導致檢查時間延長。
在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前,要提前去除身上的金屬物品,如手錶、項鍊、耳環等,因為金屬會干擾磁場,影響圖像質量,甚至可能損壞設備。檢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醫生指示保持正確姿勢,不要隨意移動身體。檢查後,若醫生有進一步的檢查或治療建議,一定要嚴格遵循,確保能及時準確地診斷和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