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非萎縮性胃炎服用何種藥物效果最佳以及服藥時長。
一、非萎縮性胃炎的常用藥物:
1. 抑酸藥: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等,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減輕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緩解胃痛、反酸等症狀。H2受體拮抗劑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也可減少胃酸分泌,適用於症狀較輕的患者。
2. 胃黏膜保護劑:鋁碳酸鎂可以中和胃酸,還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等對胃黏膜的損傷。鉍劑如枸櫞酸鉍鉀,能與潰瘍面滲出的蛋白質相結合,形成一層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襲的保護屏障。
3. 促胃腸動力藥: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增強胃蠕動,促進胃排空,改善消化不良、腹脹、惡心、嘔吐等症狀,尤其適用於伴有胃腸動力不足的患者。
4. 抗幽門螺桿菌藥物:如果檢查發現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通常採用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和抗生素聯合使用的四聯療法。抗生素常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
2.服藥時長:
服藥時間因病情和個體差異而異。對於單純非萎縮性胃炎,若僅為輕度炎症,無明顯症狀,使用胃黏膜保護劑2 - 4周左右可能改善症狀。伴有胃酸分泌過多症狀者,使用抑酸藥一般4 - 8周。若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非萎縮性胃炎,四聯療法療程通常為10 - 14天,之後可能還需繼續服用質子泵抑制劑和胃黏膜保護劑2 - 4周鞏固治療。
治療非萎縮性胃炎需根據具體病情和個體情況選擇合適藥物及確定服藥時間。患者要嚴格按醫囑用藥,不能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治療期間保持規律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保持良好心態和充足睡眠,以促進病情恢復。定期復查胃鏡,瞭解胃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