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胰島素為甚麼不能口服

發佈時間:2025-07-02 04:13:14

胰島素不能口服主要與胃酸破壞、腸道酶降解、難以吸收、失去活性、作用時間等因素有關。

1. 胃酸破壞: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類激素,胃酸的酸性很強,當胰島素口服進入胃中後,胃酸會使胰島素的蛋白質結構發生變性,就像把原本有序的鏈條打亂,使其無法保持正常的化學結構和功能,從而失去了調節血糖的作用。

2. 腸道酶降解:腸道內存在多種消化酶,這些酶的作用是分解食物中的各種成分以便吸收。胰島素進入腸道後,會被這些消化酶當作普通蛋白質進行降解,分解成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質,導致胰島素無法以完整的形式發揮作用。

3. 難以吸收:胰島素分子較大,口服後很難通過腸道的屏障進入血液循環。腸道的吸收機制主要針對小分子物質,胰島素難以穿過腸道上皮細胞進入血液,也就無法到達身體各處發揮調節血糖的功效。

4. 失去活性:口服過程中,胰島素在胃腸道內要經歷一系列複雜的環境變化,從胃內的酸性環境到腸道內的鹼性環境,以及各種消化液的作用,這些都會使胰島素的活性喪失,無法正常發揮降低血糖的生理功能。

5. 作用時間:即使有少量胰島素僥倖躲過胃腸道的破壞進入血液,其作用時間也難以控制,無法像注射胰島素那樣精准地模擬生理狀態下胰島素的釋放和作用過程,不利於血糖的穩定控制。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如果需要使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一定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採用正確的注射方式進行給藥。不要自行嘗試口服胰島素,以免影響血糖的控制效果,引發各種併發症。同時,要定期監測血糖,根據血糖變化及時與醫生溝通調整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
胰島素為甚麼不能口服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