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低燒37.3℃為甚麼不可大意

發佈時間:2025-07-02 03:18:17

低燒37.3℃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內分泌紊亂、環境因素等引起。

1. 感染: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病原體入侵人體後,會在體內大量繁殖,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免疫反應,進而影響體溫調節中樞,導致體溫升高。比如常見的感冒病毒感染,就可能引發低燒,還可能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狀。

2. 自身免疫性疾病:當自身免疫系統出現異常,錯誤地攻擊自身組織和器官時,身體會處於炎症狀態,引起低燒。像類風濕關節炎,不僅會有低燒表現,還會有關節疼痛、腫脹等症狀。

3. 惡性腫瘤:腫瘤細胞會釋放如腫瘤壞死因子等,可引起機體發熱。腫瘤組織生長迅速,局部缺血缺氧,也會引發炎症反應導致低燒。例如白血病患者,常有低燒、乏力等症狀。

4. 內分泌紊亂: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加速機體新陳代謝,產熱增加,可能出現低燒。患者還可能伴有多汗、心慌、消瘦等症狀。

5. 環境因素:如果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中,人體散熱困難,體溫可能會輕度升高。但脫離該環境後,體溫通常可逐漸恢復正常。

出現低燒37.3℃的情況,不要自行隨意用藥。應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讓身體得到恢復。同時,要多喝溫水,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散熱。密切觀察自身症狀變化,若低燒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不適症狀,如頭痛、呼吸困難等,務必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遵醫囑進行針對性治療 。

相關文章
低燒37.3℃為甚麼不可大意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