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季節手就脫皮,常見原因有皮膚乾燥、缺乏維生素、汗皰疹、手癬、剝脫性角質松解症等。
1. 皮膚乾燥:季節變化時,空氣濕度改變,尤其是秋冬季節,空氣較為乾燥。手部皮膚的水分流失加快,角質層水分含量降低,導致皮膚乾裂、脫皮。若平時不注意手部保濕,頻繁洗手又未及時塗抹護手霜,就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2. 缺乏維生素:當身體缺乏維生素A、B族維生素等時,皮膚的正常代謝會受到影響。維生素A對維持皮膚黏膜的完整性很重要,缺乏它會使皮膚乾燥粗糙;B族維生素參與身體多種代謝過程,缺乏可能引發皮膚炎症,進而導致手部脫皮。
3. 汗皰疹:這是一種水皰性皮膚病,常與出汗不良有關。季節交替時,手部出汗情況改變,精神壓力、過敏等因素也可能誘發。初期表現為米粒大小的水皰,水皰乾涸後就會出現脫皮現象。
4. 手癬: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具有傳染性。溫暖潮濕的季節利於真菌繁殖,若接觸了被真菌污染的物品,如毛巾、拖鞋等,就可能被感染。患病後手部會出現紅斑、水皰、脫皮等症狀。
5. 剝脫性角質松解症: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多汗等因素有關。常發生在掌跖部位,表現為皮膚表層角質層逐漸剝脫,一般沒有明顯的瘙癢或疼痛。
出現季節性手脫皮,平時要注意保持手部清潔,避免過度洗手,洗手後及時塗抹護手霜。飲食上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果。若脫皮情況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