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臉上有白塊可能是由白色糠疹、蛔蟲感染、貧血痣、白癜風、無色素痣等引起。
1. 白色糠疹:這是較為常見的原因,多與皮膚乾燥、日曬、營養不良等有關。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的淡白色斑片,表面有細小鱗屑,一般無明顯不適症狀,通常可自行消退,不過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2. 蛔蟲感染:過去認為小孩腸道有蛔蟲時,臉上可能出現白塊。因為蛔蟲在體內影響營養吸收,導致皮膚出現異常。但如今衛生條件改善,因蛔蟲感染導致臉有白塊的情況已減少。一般還會伴有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
3. 貧血痣:屬於一種先天性血管發育異常,表現為單個或多個圓形、卵圓形的淡白色斑,摩擦局部時,周圍正常皮膚發紅,而白斑處不發紅,以此可與其他白斑區分。
4. 白癜風:是一種色素脫失性皮膚病,病因複雜。白斑邊界清晰,表面光滑無鱗屑,顏色呈瓷白色,且可能逐漸擴大或增多,對外觀影響較大,還可能給孩子心理帶來壓力。
5. 無色素痣: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出現,為局限性淡白色斑,境界模糊,邊緣多呈鋸齒狀,一般不會自行消失。
發現小孩臉上有白塊,家長不要過於驚慌。日常要注意孩子皮膚護理,保持清潔、避免過度日曬,保證營養均衡。但由於不同原因導致的白塊處理方式不同,建議及時帶孩子就醫,明確病因後遵醫囑進行針對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