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容易鬧胃病與飲食習慣、細菌滋生、貪涼受寒、情緒波動、作息紊亂等有關。
1. 飲食習慣:夏季氣溫高,常偏愛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飲、涼拌菜等。大量食用生冷食物會刺激胃黏膜,影響胃部正常的消化功能,導致胃痛、胃脹、消化不良等問題。而且夏季食慾往往不太好,可能會飢一頓飽一頓,這種不規律的飲食方式也會打亂胃部的生物鐘,增加鬧胃病的幾率。
2. 細菌滋生:夏季天氣炎熱潮濕,適合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繁殖。食物如果保存不當,很容易被細菌污染。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後,細菌會進入胃部,引發炎症,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3. 貪涼受寒:夏季長時間待在空調房中,室內外溫差較大。如果腹部保暖不當,寒氣容易侵入人體,使胃部受到寒冷刺激,導致胃痙攣、胃痛等情況發生。過度飲用冷飲也會讓胃部受寒,影響胃部健康。
4. 情緒波動:夏季天氣炎熱,容易使人心情煩躁、焦慮,而不良情緒會影響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進而干擾胃腸道的正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引發胃部不適。
5. 作息紊亂:夏季夜晚時間長,很多人會熬夜,打亂正常的作息規律。睡眠不足會影響胃部的自我修復和調節功能,降低胃部的抵抗力,容易引發胃病。
在夏季,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飲食,避免食用過多生冷食物;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細菌感染;做好腹部保暖,避免貪涼;調節好情緒,保持心情舒暢;保證充足的睡眠,維持胃部正常功能。若出現嚴重的胃部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