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乾堵的表現有腹痛、嘔吐、腹脹、停止排氣排便、水電解質紊亂等。
1. 腹痛:腸乾堵時腸道內容物通過受阻,腸管強烈蠕動試圖推動內容物通過,引發陣發性絞痛。疼痛部位多在臍周,發作時患者常輾轉不安,疼痛程度不一,可為隱痛、脹痛或劇痛,發作間歇期疼痛可有所緩解,但仍有腹部不適感。
2. 嘔吐:早期嘔吐多為胃內容物,隨著梗阻時間延長,嘔吐物可含有膽汁,若梗阻部位較低,嘔吐物還可能帶有糞臭味。因為腸道梗阻後,腸腔內壓力升高,導致胃和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
3. 腹脹:梗阻部位以上的腸管擴張積氣積液,引起腹脹。腹脹程度與梗阻部位有關,高位腸梗阻腹脹較輕,低位腸梗阻腹脹明顯,可累及全腹,腹部呈膨隆狀。
4. 停止排氣排便:正常情況下腸道內氣體和糞便會通過肛門排出,腸乾堵後,氣體和糞便無法正常通過,導致停止排氣排便。但在梗阻早期,尤其是高位梗阻,可能仍有少量氣體和糞便排出,需注意鑒別。
5. 水電解質紊亂:由於嘔吐、禁食以及腸腔內大量液體瀦留,患者容易出現水電解質紊亂,表現為口渴、少尿、乏力、心律失常等症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日常要注意合理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若有腸道疾病史,需遵醫囑定期復查,積極治療基礎疾病,預防腸乾堵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