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一直在 37 度以上,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內分泌失調、惡性腫瘤、環境因素等引起。
1. 感染:各種病原體如病毒、細菌、支原體等入侵人體後,會在體內大量繁殖,刺激免疫系統產生免疫反應,釋放致熱物質,從而使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導致體溫升高並持續在 37 度以上,像感冒、肺炎、泌尿系統感染等都較為常見。
2. 自身免疫性疾病:當自身免疫系統出現異常,錯誤地攻擊自身組織和器官時,會引發炎症反應,進而引起發熱。例如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這類疾病會使身體長期處於免疫應激狀態,體溫居高不下。
3. 內分泌失調: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身體代謝加快,產熱增加,可導致體溫持續輕度升高。女性在生理期或孕期,體內激素水平變化,也可能出現體溫波動在 37 度以上的情況。
4. 惡性腫瘤:腫瘤細胞會釋放如腫瘤壞死因子等,可引起機體發熱。同時腫瘤組織生長迅速,局部缺血缺氧,也會引發炎症反應導致發熱,不過這種情況相對少見。
5. 環境因素: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中,人體散熱困難,體溫可能會有所上升並維持在 37 度以上。另外,穿著過厚、劇烈運動後等,也可能使體溫暫時升高。
如果體溫持續在 37 度以上,應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多喝溫水促進代謝。飲食上保持清淡、營養均衡。密切觀察自身症狀,若伴有頭痛、咳嗽、乏力等不適,或體溫持續升高,務必及時就醫,明確病因並遵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