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沒大問題卻發生驟停的原因有冠心病、電解質紊亂、藥物不良反應、嚴重過敏、 Brugada 綜合徵等。
1. 冠心病:雖然常規檢查可能未發現明顯心臟結構異常,但冠心病早期,冠狀動脈可能存在輕度狹窄或不穩定斑塊。在某些誘因下,如過度勞累、情緒激動,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導致心肌急性缺血,引發心電活動紊亂,進而心臟驟停。
2. 電解質紊亂:體內的鉀、鈉、鈣等電解質對心臟正常電活動至關重要。當出現低鉀血症或高鉀血症時,可影響心肌細胞的除極和復極過程,使心臟節律異常,嚴重時導致心臟驟停。比如長期腹瀉、不合理使用利尿劑等情況易引發電解質紊亂。
3. 藥物不良反應:部分藥物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導致心臟驟停。如某些抗心律失常藥物,若使用不當或個體對藥物敏感,可能引發致命性心律失常,進而心臟停跳。
4. 嚴重過敏:過敏反應嚴重時,全身血管擴張,血壓急劇下降,同時氣道痙攣,導致機體缺氧,心臟因無法獲得足夠的氧供和血液灌注,最終發生驟停。
5. Brugada 綜合徵:這是一種遺傳性離子通道病,心臟結構通常無明顯器質性病變,但心臟電生理存在異常。患者易在特定情況下,如發熱、使用某些藥物時,出現室性心律失常,引發心臟驟停。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適度運動、規律作息,避免濫用藥物。有基礎疾病或特殊家族病史者,需定期體檢,嚴格遵醫囑治療,以便及時發現潛在風險,降低心臟驟停發生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