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髕骨下面疼可能是由髕腱炎、半月板損傷、髕骨軟化症、關節炎、腫瘤等原因引起。
1. 髕腱炎:長期的運動,比如頻繁的跳躍、跑步等,會使髕腱反復受到牽拉,導致髕腱出現微小損傷,進而引發炎症,出現疼痛。尤其是在運動開始階段,疼痛較為明顯,隨著活動的進行,疼痛可能會有所緩解,但運動結束後又會加重。
2. 半月板損傷:多因扭轉外力引起,如在屈膝狀態下小腿固定而大腿突然內旋或外旋。損傷後,患者在行走或上下樓梯時,膝蓋髕骨下方可能會出現疼痛,有時還會伴有彈響或卡頓現象。
3. 髕骨軟化症:由於髕股關節面長期磨損,導致髕骨軟骨出現軟化、破裂等病變。患者常感到膝蓋前方疼痛,尤其是在上下樓梯、久坐後起身時,疼痛會加劇。
4. 關節炎:常見的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都可能累及膝關節,導致髕骨下方疼痛。骨關節炎多與年齡增長、關節磨損有關;類風濕關節炎則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除疼痛外,還可能伴有腫脹、僵硬等症狀。
5. 腫瘤:雖然相對少見,但膝關節的良性或惡性腫瘤也可能導致髕骨下方疼痛。疼痛通常持續存在,且可能逐漸加重,還可能伴有局部腫塊、活動受限等表現。
當出現膝蓋髕骨下面疼的情況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活動加重損傷。減少上下樓梯、爬山等對膝關節壓力較大的運動。可以適當進行熱敷、按摩來緩解疼痛。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