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結核術後吃藥時間一般在12 - 18個月。骨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侵入骨或關節而引起的一種繼發性感染性疾病。術後持續服藥是為了徹底殺滅體內殘留的結核桿菌。結核桿菌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骨組織這樣相對特殊的環境中,部分細菌可能處於休眠或緩慢繁殖狀態。只有通過長時間、規律地服用抗結核藥物,才能確保將這些潛在的細菌全部消滅,防止病情復發。在這12 - 18個月的服藥過程中,前期通常是強化治療階段,會聯合使用多種抗結核藥物,劑量相對較大,目的是快速控制病情,大量殺滅活躍的結核桿菌。隨著病情穩定,進入鞏固治療階段,藥物種類和劑量可能會適當調整,但仍需持續用藥,以徹底清除剩餘細菌。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存在差異,比如病情的嚴重程度、身體對藥物的反應等,都會影響服藥的具體時長。病情較輕、身體狀況較好且對藥物敏感的患者,可能服藥12個月左右就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而病情複雜、身體抵抗力較差的患者,可能需要延長至18個月甚至更久。骨結核術後服藥時間至關重要,患者務必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按量服藥,不能隨意增減藥量或停藥。同時,要注意定期復查,以便醫生及時瞭解治療效果,調整治療方案。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足休息,都有助於身體恢復,提高對抗疾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