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珍
副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一般來說,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減慢是否嚴重,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減慢,意味著向腦部供血的椎動脈和基底動脈中的血液流動速度變慢。這可能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症狀。比如,患者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視物模糊、耳鳴、平衡障礙等。如果長期存在血流速度減慢的情況,還可能會影響腦部的正常功能,增加腦梗死等疾病的發生風險。引起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減慢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包括動脈粥樣硬化、頸椎病、血管痙攣等。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血管狹窄、彈性降低或管腔受壓,從而影響血流速度。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長期的精神緊張、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也可能是誘發因素。對於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減慢的患者,需要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如頭顱CT、腦血管造影等,以明確病因,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具體治療方案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適量運動,增強體質;避免長時間低頭或保持一個姿勢,防止頸椎病的發生;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緊張和過度勞累;戒煙限酒等。這些措施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症狀,預防病情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