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有空腔影可能是肺大皰、肺結核、肺膿腫、支氣管擴張、先天性肺囊腫等。
1. 肺大皰:多因肺部慢性炎症、肺氣腫等導致肺泡壁破裂融合形成。較小且無症狀的肺大皰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定期復查觀察變化;較大或反復引起氣胸等併發症的肺大皰,可能需手術切除。
2. 肺結核: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發,結核菌侵襲肺部組織,破壞後形成空洞。需遵循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的原則,使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3. 肺膿腫:多因細菌感染,導致肺部組織壞死液化形成空洞。根據病原菌選用敏感抗生素治療,足量、足療程應用,如青霉素、頭孢菌素等,必要時進行體位引流、手術治療。
4. 支氣管擴張:常因支氣管及其周圍肺組織慢性炎症,破壞支氣管管壁結構引起。平時注意排痰,可採用體位引流、霧化吸入等,急性感染時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嚴重反復咯血或病變局限者可考慮手術。
5. 先天性肺囊腫:為胚胎發育異常所致。無症狀者可定期觀察;出現感染、壓迫等症狀時,根據情況選擇抗感染治療,必要時手術切除囊腫。
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睡眠,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戒煙限酒,按醫囑定期復查肺部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