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屁股拉大便拉爛了可能是腹瀉次數多、擦拭不當、尿布不透氣、過敏、感染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保持清潔、選擇合適用品、使用藥物等。
1. 腹瀉次數多:寶寶腹瀉時大便次數頻繁,糞便反復刺激肛周皮膚,易導致屁股皮膚受損。應積極治療腹瀉,若是消化不良引起,可遵醫囑服用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蒙脫石散、醒脾養兒顆粒,同時要注意及時清理糞便,用溫水輕柔清洗屁股,避免糞便殘留持續刺激皮膚。
2. 擦拭不當:家長在給寶寶擦拭大便時,若動作過於粗暴或者使用的紙巾質地較硬,會損傷屁股皮膚。要選擇柔軟的濕紙巾或棉柔巾輕輕擦拭,動作務必輕柔,減少對皮膚的摩擦。若皮膚已有輕微破損,可遵醫囑塗抹紅霉素眼膏、莫匹羅星軟膏、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促進修復。
3. 尿布不透氣:長時間使用不透氣的尿布或紙尿褲,會使寶寶屁股處於悶熱潮濕環境,易引發皮膚問題。要選擇透氣性好的尿布或紙尿褲,並勤更換,讓寶寶的屁股能充分透氣。每次更換時,可讓屁股在空氣中暴露一會兒,保持乾爽。
4. 過敏:寶寶接觸到某些過敏原,如尿布材質、新換的洗衣液洗過的衣物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導致屁股皮膚受損。需及時排查並遠離過敏原,症狀較輕時,可遵醫囑塗抹爐甘石洗劑、地奈德乳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緩解症狀。
5. 感染:細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也可能導致屁股皮膚問題。如果是細菌感染,可遵醫囑使用上述抗生素藥膏;若是真菌感染,可遵醫囑塗抹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同時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潔衛生。
日常要注意寶寶屁股的護理,及時更換尿布或紙尿褲,保持局部清潔乾爽。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產品。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