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發生產前出血該怎麼治療

發佈時間:2025-07-23 11:01:34

產前出血可能是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宮頸病變、外傷、帆狀胎盤血管前置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期待療法、終止妊娠、手術治療等。

1. 前置胎盤:對於妊娠不足 36 周、胎兒存活、陰道流血量不多、一般情況良好的孕婦,可採取期待療法。需絕對臥床休息,左側臥位,定時吸氧。遵醫囑使用硫酸沙丁胺醇片抑制宮縮、地塞米松注射液促進胎肺成熟、氨甲環酸注射液止血。若反復大量出血甚至休克,或孕周達 36 周以上,胎兒成熟,應適時終止妊娠,根據情況選擇剖宮產或陰道分娩。

2. 胎盤早剝:糾正休克,及時補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環。根據病情嚴重程度、胎兒宮內狀況等決定分娩方式。輕型以外出血為主,宮口已擴張,估計短時間能結束分娩,可經陰道分娩;重型胎盤早剝,特別是初產婦,不能在短時間內結束分娩者,應及時行剖宮產。同時預防產後出血,遵醫囑使用縮宮素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米索前列醇片促進子宮收縮。

3. 宮頸病變:如宮頸息肉、宮頸炎等導致的出血,可在醫生評估後,於合適孕周行宮頸病變切除術。術後注意預防感染,遵醫囑使用頭孢克肟膠囊、阿奇霉素片、甲硝唑栓。若為宮頸癌前病變或宮頸癌,需多學科會診,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可能包括手術、放化療等。

4. 外傷:有明確外傷史導致的產前出血,需密切觀察孕婦生命體徵、陰道流血情況及胎兒宮內狀況。少量出血可臥床休息,嚴密監測。若出血較多,出現胎兒窘迫等情況,需及時終止妊娠。同時預防感染,遵醫囑使用青霉素 V 鉀片、羅紅霉素膠囊、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

5. 帆狀胎盤血管前置:孕期超聲檢查發現帆狀胎盤血管前置,應盡量延長孕周至 34 周後,根據情況適時剖宮產終止妊娠。術前做好充分準備,包括備血、新生兒復蘇準備等。術後注意觀察產婦子宮收縮及陰道流血情況,遵醫囑使用益母草顆粒、新生化片、產婦康顆粒促進子宮恢復。

產前出血情況複雜,發生後應及時就醫,積極配合醫生檢查和治療。治療後要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保持外陰清潔,定期產檢,監測胎兒發育及自身身體狀況,有異常及時就診。

相關文章
發生產前出血該怎麼治療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