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痰進入氣管,可能是呼吸道感染、過敏、環境刺激、吞咽功能不完善、先天性氣管發育異常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排痰等。
1.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受病毒、細菌等病原體侵襲引發炎症,導致分泌物增多形成痰液。若為病毒感染,可遵醫囑使用利巴韋林顆粒、抗病毒口服液、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細菌感染則遵醫囑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頭孢克肟膠囊、阿奇霉素乾混懸劑。同時配合霧化吸入,如布地奈德混懸液,稀釋痰液利於排出。
2. 過敏:接觸花粉、塵蟎等過敏原,氣道產生過敏反應,出現痰液。首先要脫離過敏原,遵醫囑服用氯雷他定糖漿、西替利嗪滴劑、孟魯司特鈉咀嚼片,減輕過敏症狀,減少痰液分泌。
3. 環境刺激:空氣乾燥、有刺激性氣味等刺激呼吸道,使分泌物增加。可使用空氣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避免孩子接觸煙霧、化學制劑等。必要時遵醫囑用氨溴索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顆粒、桉檸蒎腸溶軟膠囊促進痰液排出。
4. 吞咽功能不完善:嬰幼兒吞咽功能未發育成熟,易導致痰液進入氣管。可通過拍背的方式,讓孩子趴在家長腿上,空心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內輕拍背部,促進痰液排出。
5. 先天性氣管發育異常:如氣管軟化等,影響痰液正常排出。需就醫評估病情,可能需手術治療,術後遵醫囑用抗生素如頭孢克洛顆粒、羅紅霉素分散片、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預防感染。
日常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減少呼吸道感染幾率。鼓勵孩子多喝溫水,有助於稀釋痰液。定期帶孩子體檢,監測生長髮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