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鼻子不通氣可能是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慢性鼻炎、鼻竇炎、腺樣體肥大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
1.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曲導致鼻腔結構異常引起鼻子不通氣。症狀較輕時可採取鼻腔沖洗,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改善通氣。若偏曲嚴重影響呼吸,通常需進行鼻中隔矯正手術,通過手術將偏曲的鼻中隔軟骨及骨質進行調整,恢復鼻腔正常結構,從而緩解鼻子不通氣症狀。
2. 鼻息肉:鼻息肉堵塞鼻腔通道致使鼻子不通氣。藥物治療方面,遵醫囑使用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減輕鼻黏膜炎症,縮小息肉體積。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進行鼻內鏡下鼻息肉切除術,在鼻內鏡的輔助下精准切除息肉,恢復鼻腔通暢。
3. 慢性鼻炎:鼻腔黏膜長期慢性炎症導致鼻子不通氣。可使用減充血劑,如遵醫囑使用麻黃鹼滴鼻液、賽洛唑啉滴鼻液、羥甲唑啉滴鼻液,減輕鼻黏膜充血腫脹。還可配合使用鼻用糖皮質激素,如上述提到的幾種鼻噴霧劑。同時可進行鼻腔霧化吸入治療,促進炎症消退,改善通氣。
4. 鼻竇炎:鼻竇發生炎症,分泌物增多堵塞鼻竇開口及鼻腔引起鼻子不通氣。藥物治療可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頭孢克肟膠囊、羅紅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使用桉檸蒎腸溶軟膠囊促進鼻竇分泌物排出。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考慮鼻竇手術,開放鼻竇竇口,改善鼻竇引流。
5. 腺樣體肥大:多見於兒童,腺樣體過度增生肥大堵塞後鼻孔導致鼻子不通氣。症狀較輕時可先採取藥物治療,遵醫囑使用孟魯司特鈉咀嚼片、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歐龍馬滴劑,減輕腺樣體炎症及腫脹。若腺樣體肥大嚴重,出現睡眠呼吸暫停等情況,需行腺樣體切除術。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潔,避免接觸過敏原及刺激性物質,加強鍛鍊,增強體質,預防感冒,有助於減少鼻子不通氣情況的發生。若鼻子不通氣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