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線後出血可能是縫線拆除過早、傷口感染、劇烈活動、凝血功能異常、血管結扎不牢固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壓迫止血、抗感染治療、制動休息、改善凝血功能、重新結扎血管等。
1. 縫線拆除過早:若拆線時間未到,傷口愈合尚不牢固,拆除縫線後易出血。此時應立即用無菌紗布對傷口進行壓迫止血,一般壓迫 5 - 10 分鐘,觀察出血情況。若出血停止,重新對傷口進行消毒包扎,密切觀察傷口變化。若持續出血,需重新縫合傷口,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片、羅紅霉素分散片預防感染。
2. 傷口感染:感染會使傷口局部組織脆弱,容易引發出血。先對傷口進行清創處理,清除膿性分泌物和壞死組織,用碘伏消毒。根據感染情況,遵醫囑外用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軟膏、夫西地酸乳膏,同時口服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片、左氧氟沙星膠囊、克林霉素磷酸酯片控制感染。
3. 劇烈活動:拆線後劇烈活動可能導致傷口裂開出血。需立即停止活動,讓患者休息,對出血部位進行壓迫止血。若傷口裂開較小,壓迫止血後消毒包扎;若裂開較大,需重新清創縫合。之後要制動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遵醫囑服用獨一味膠囊、雲南白藥膠囊、三七片促進傷口恢復。
4. 凝血功能異常:患者本身凝血功能差會導致拆線後出血不止。需檢查凝血功能指標,根據情況遵醫囑補充凝血因子,如注射人凝血酶原復合物、人纖維蛋白原、重組人凝血因子Ⅷ。同時可口服氨甲環酸片、維生素 K4 片、血寧糖漿改善凝血功能。
5. 血管結扎不牢固:手術時血管結扎不牢固,拆線後可能因血管鬆動出血。應迅速打開傷口,找到出血血管,重新進行牢固結扎止血。術後嚴密觀察傷口情況,遵醫囑使用止血藥物如酚磺乙胺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卡絡磺鈉注射液。
拆線後要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短期內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按照醫生要求定期換藥和復查,若出現傷口紅腫、滲液、疼痛加重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