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是否低血糖可通過症狀表現、血糖測量、病史及用藥情況、相關檢查等。
1. 症狀表現:低血糖發作時,常見症狀有出汗、手抖、心慌、飢餓感強烈等交感神經興奮症狀。患者會明顯感覺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心跳加快且心慌難受,同時伴有強烈的飢餓感,還會大量出汗。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頭暈、乏力、視物模糊等腦功能障礙症狀,嚴重時甚至會昏迷、抽搐,影響正常的生活與身體機能。
2. 血糖測量:這是判斷低血糖的關鍵依據。當懷疑低血糖時,使用血糖儀測量指尖血糖,若血糖值低於 3.9mmol/L,基本可判定處於低血糖狀態。靜脈血漿葡萄糖檢測更為準確,醫院一般通過採集靜脈血進行檢測,結果能為診斷提供精准數據支持。
3. 病史及用藥情況:有糖尿病病史且正在使用降糖藥物的患者,若用藥劑量不當或未按時進食,易引發低血糖。某些疾病如胰島細胞瘤等,會導致胰島素分泌異常,增加低血糖發生幾率。瞭解患者病史及用藥情況,對判斷低血糖原因有重要意義。
4. 相關檢查:進行胰島素釋放試驗,可瞭解胰島素分泌水平及胰島功能,判斷是否因胰島素分泌異常導致低血糖。檢測血中 C 肽水平,能輔助判斷低血糖是否由內源性胰島素分泌過多引起,為明確病因提供依據。
日常生活中,要規律飲食,定時定量進餐,避免過度節食或空腹運動。糖尿病患者需嚴格遵醫囑用藥,不可隨意增減劑量。若經常出現疑似低血糖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並接受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