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介紹小兒鞘膜積液產生的原因以及會出現的症狀。
一、小兒鞘膜積液的原因:小兒鞘膜積液主要與鞘狀突未閉合有關。在胎兒發育過程中,睪丸從腹膜後下降至陰囊,隨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狀突。正常情況下,嬰兒出生後鞘狀突會逐漸閉合。若鞘狀突未能正常閉合,腹腔內的液體就會通過未閉合的鞘狀突流入陰囊或精索區域,從而形成鞘膜積液。某些局部的炎症、外傷等因素,可能影響鞘狀突的正常閉合過程,增加鞘膜積液發生的幾率。
2.小兒鞘膜積液的症狀:小兒鞘膜積液的症狀表現較為多樣。陰囊或腹股溝區會出現腫塊,腫塊大小不一,小的可能如花生米大小,大的則可能像雞蛋甚至更大。腫塊通常呈橢圓形或圓形,表面光滑,質地柔軟,有彈性。多數情況下,小兒不會有明顯的疼痛感覺,若積液量較少,可能僅在體檢時被發現。當積液量較多時,陰囊會有明顯的墜脹感,小兒可能會因不適而哭鬧。部分小兒在平臥休息時,腫塊可能會有所縮小,站立或哭鬧時腫塊又會增大。如果鞘膜積液發生感染,局部會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小兒可能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
發現小兒有疑似鞘膜積液症狀時,應及時就醫檢查診斷。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部分小兒鞘膜積液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自行吸收,但也有些情況需要手術干預。家長要密切關注小兒病情變化,定期帶小兒復查,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護理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