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小兒腦性癱瘓分級類型及症狀

發佈時間:2025-07-19 15:56:12

旨在介紹小兒腦性癱瘓的分級類型以及相應症狀。

一、小兒腦性癱瘓分級類型:

1. 按運動障礙類型及癱瘓部位分類:可分為痙攣型四肢癱,四肢及軀乾均受累,上肢重於下肢;痙攣型雙癱,雙下肢受累明顯,上肢及軀乾較輕;痙攣型偏癱,一側肢體受累;不隨意運動型,以不自主、無目的的動作增多為特點;共濟失調型,表現為平衡功能障礙、協調性差;混合型,同時存在兩種或以上類型的特點。

2. 按粗大運動功能分級系統GMFCS分類:Ⅰ級,能在沒有輔助的情況下行走,運動能力接近正常;Ⅱ級,能在輔助下行走,運動受限;Ⅲ級,需要使用手持移動設備輔助行走;Ⅳ級,不能獨立行走,需依賴輪椅;Ⅴ級,嚴重運動障礙,幾乎沒有自主運動能力。

2.小兒腦性癱瘓症狀:

1. 運動發育落後:如3個月不能抬頭,6個月不能獨坐,1歲不能獨站等。

2. 姿勢異常:常見的有頭背屈、角弓反張、下肢交叉等。

3. 肌張力異常:痙攣型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肢體僵硬;不隨意運動型多為肌張力低下,肢體鬆軟。

4. 反射異常:原始反射延遲消失,如擁抱反射、握持反射等;保護性反射減弱或不出現。

5. 其他症狀:還可能伴有智力低下、語言障礙、癲癇發作、視覺聽覺障礙等。

小兒腦性癱瘓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要積極配合醫生制定的康復計劃,堅持對患兒進行康復訓練。定期帶患兒到醫院復查,根據恢復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患兒的護理,提供營養豐富的食物,創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給予患兒足夠的關愛和鼓勵。

相關文章
小兒腦性癱瘓分級類型及症狀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