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隱睪可通過激素治療、等待觀察、腹腔鏡手術、開放手術、分期手術等方法處理。
1. 激素治療:對於部分嬰兒隱睪患者,激素治療有一定效果。人體的促性腺激素等激素能刺激睪丸下降。遵醫囑使用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液,它可促進睪丸間質細胞產生睪酮,推動睪丸下降;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噴鼻劑,通過鼻腔黏膜吸收,調節體內激素水平,助力睪丸下降;睪酮凝膠,局部塗抹後經皮膚吸收,補充睪酮,對隱睪起到治療作用。激素治療相對保守,對一些激素水平異常導致的隱睪有較好療效。
2. 等待觀察:有些嬰兒在出生後幾個月內,隱睪可能會自行下降至陰囊。因為嬰兒在出生後,體內激素水平仍在變化,有促使睪丸下降的可能。一般對於出生後6個月內的隱睪嬰兒,可先等待觀察。在此期間,家長要密切關注嬰兒陰囊情況,定期帶嬰兒到醫院進行檢查,醫生會通過觸診等方式判斷睪丸位置變化,若超過6個月睪丸仍未下降,則需考慮其他治療方法。
3. 腹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是治療嬰兒隱睪常用的手術方式。通過腹腔鏡,醫生能清晰觀察到腹腔內睪丸的位置、大小等情況,精准操作。在腹部開幾個小切口,插入腹腔鏡器械,將睪丸松解並固定到陰囊內。這種手術創傷小,術後恢復快,對嬰兒身體的影響相對較小,能有效解決隱睪問題,降低睪丸萎縮、惡變等風險。
4. 開放手術:開放手術是傳統的治療隱睪的方法。在腹股溝區做切口,直接找到睪丸並將其下降固定到陰囊。該方法適用於各種類型的隱睪,尤其是睪丸位置較深、腹腔鏡手術操作困難的情況。雖然開放手術切口相對較大,但能直接處理睪丸周圍的組織,確保睪丸成功下降並固定,為睪丸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5. 分期手術:對於一些睪丸位置極高、一次手術難以將睪丸下降至陰囊的隱睪患者,可採用分期手術。先將睪丸游離並固定在一個相對較低的位置,待一段時間後,睪丸周圍組織適應新位置,再進行第二次手術將睪丸下降至陰囊。這種方法能逐步解決睪丸下降困難的問題,提高手術成功率,保障睪丸的正常發育。
嬰兒隱睪治療後,家長要注意保持嬰兒傷口清潔乾燥,避免感染。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帶嬰兒復查,瞭解睪丸的位置及發育情況。日常要注意觀察嬰兒陰囊外觀,若有紅腫、滲液等異常及時就醫。同時,要給嬰兒提供營養均衡的飲食,促進身體恢復和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