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眼睛近視可通過佩戴框架眼鏡、使用角膜塑形鏡、滴用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增加戶外活動、進行手術治療等方法來應對。
1. 佩戴框架眼鏡:對於小兒近視,框架眼鏡是最常見的矯正方式。框架眼鏡能通過鏡片的光學原理,調整進入眼睛的光線折射角度,使光線準確聚焦在視網膜上,從而讓小兒能清晰視物。它安全、方便且經濟實惠,適合大多數近視小兒。在配鏡時,需帶小兒前往正規眼科機構進行散瞳驗光,獲取準確的度數,根據度數選擇合適的鏡片和鏡框,定期復查視力,根據視力變化及時更換鏡片。
2. 使用角膜塑形鏡:角膜塑形鏡是一種特殊設計的硬性隱形眼鏡。晚上睡覺時佩戴,通過對角膜的物理壓迫,改變角膜表面的形狀,暫時降低近視度數,白天無需戴鏡也能有較好的視力。這種方法能有效控制近視度數的增長,尤其適用於近視進展較快的小兒。但佩戴時要注意眼部衛生,嚴格按照醫生指導進行清潔、護理鏡片,定期復查角膜情況,確保佩戴安全。
3. 滴用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遵醫囑用藥,如0.01%阿托品滴眼液、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消旋山莨菪鹼滴眼液。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可通過放鬆眼睛的睫狀肌,緩解因睫狀肌痙攣導致的近視加深。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視發展速度。使用時要嚴格按照醫囑,每天定時、定量滴眼,注意觀察小兒用藥後的反應,如有無畏光、視物模糊等不適,定期復查眼壓等指標。
4. 增加戶外活動:戶外活動能讓眼睛充分接觸自然光線,促使視網膜釋放多巴胺,而多巴胺可抑制眼軸的增長,從而對近視有一定的預防和控製作用。建議小兒每天保證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可選擇散步、跑步、打球等活動。讓眼睛在自然環境中得到放鬆和調節,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降低近視發展風險。
5. 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一般適用於年滿18週歲且近視度數穩定的人群,但特殊情況下小兒嚴重近視也可考慮。手術通過改變角膜的曲率或植入人工晶狀體等方式,矯正近視。不過手術存在一定風險,需要嚴格評估小兒的眼部情況和全身狀況。只有在醫生綜合判斷後認為適合手術,且家長和小兒充分瞭解手術利弊並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手術。
小兒近視後,家長要督促小兒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保證充足睡眠。定期帶小兒到醫院復查視力,根據醫生建議調整治療方案,確保視力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