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血友病抽搐可通過一般護理、藥物治療、物理降溫、補充凝血因子、手術治療等方法應對。
1. 一般護理:小兒血友病抽搐時,要立即將孩子平臥,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誤吸導致窒息。解開孩子的衣領,保持呼吸通暢。同時,要專人守護,防止孩子抽搐時受傷,比如在床欄處放置柔軟的物品。密切觀察孩子的生命體徵、抽搐的頻率、持續時間等情況,為後續治療提供準確信息。因為良好的護理能保障孩子的基本安全和身體狀況穩定,為進一步治療創造條件。
2. 藥物治療:遵醫囑使用地西泮注射液、苯巴比妥鈉注射液、水合氯醛灌腸劑。地西泮注射液能快速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起到抗驚厥作用,可有效緩解抽搐症狀;苯巴比妥鈉注射液通過抑制大腦皮層運動區,提高驚厥閾值,從而控制抽搐;水合氯醛灌腸劑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使孩子安靜下來,減輕抽搐發作。這些藥物能從神經調節層面控制血友病患兒因異常神經興奮引發的抽搐。
3. 物理降溫:若小兒血友病抽搐是因發熱引起,可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用濕毛巾給孩子敷額頭,每 15 - 20 分鐘更換一次,通過熱傳導帶走熱量。也可以用溫水擦拭孩子的頸部、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豐富的部位,水分蒸發能帶走熱量,降低體溫,緩解因發熱導致的抽搐。因為發熱會使大腦神經興奮性改變,降低體溫有助於穩定神經功能,減少抽搐發作。
4. 補充凝血因子:血友病是由於凝血因子缺乏導致的疾病,補充相應的凝血因子至關重要。遵醫囑輸入新鮮冰凍血漿、冷沈澱物、凝血因子濃縮劑。新鮮冰凍血漿含有多種凝血因子,能快速補充體內缺乏的凝血物質;冷沈澱物富含凝血因子Ⅷ、纖維蛋白原等,可提高凝血功能;凝血因子濃縮劑能針對性地補充特定的凝血因子,糾正凝血異常,減少因凝血障礙引發的腦部出血等導致的抽搐。
5. 手術治療:若小兒血友病抽搐是因顱內出血等嚴重情況導致,且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比如開顱手術清除顱內血腫,減輕血腫對腦組織的壓迫,緩解因壓迫導致的神經功能異常和抽搐症狀。不過手術風險較高,需要綜合評估孩子的身體狀況、凝血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後謹慎進行。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孩子受傷,盡量減少劇烈運動。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定期帶孩子復查,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護理和治療,確保孩子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減少抽搐等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