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寶寶發燒可能是環境溫度過高、脫水、接種疫苗反應、感染、捂熱綜合徵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環境溫度、補充水分、密切觀察、抗感染、散熱等。
1. 環境溫度過高:月子寶寶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環境溫度過高時,散熱困難易導致體溫升高。此時要調整室內溫度,保持在 22 - 24℃左右,濕度在 50% - 60%。可適當減少寶寶衣物和包被,利於散熱,同時密切監測體溫變化。
2. 脫水:寶寶攝入水分不足或丟失過多水分,如出汗多、腹瀉等,可引起脫水熱。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若為母乳餵養,可增加餵奶次數。若脫水嚴重,遵醫囑口服補液鹽散、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以糾正脫水狀態,使體溫恢復正常。
3. 接種疫苗反應:寶寶接種疫苗後,身體免疫系統會產生反應,可能出現發熱症狀。一般為低熱,體溫多在 38℃以下,可自行緩解。家長需密切觀察寶寶精神狀態、體溫變化等,適當給寶寶餵些溫水,通常 1 - 2 天體溫會恢復正常。
4. 感染:常見呼吸道、消化道或泌尿系統感染等。若是呼吸道感染,可能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狀,遵醫囑服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小兒止咳糖漿、阿莫西林顆粒;消化道感染多有嘔吐、腹瀉,可遵醫囑用蒙脫石散、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口服補液鹽散;泌尿系統感染可能有尿頻、尿急等,遵醫囑使用頭孢克肟顆粒、呋喃妥因腸溶片、三金片。同時要保證寶寶充足休息和營養攝入。
5. 捂熱綜合徵:過度保暖、捂悶過久導致寶寶散熱困難,引起高熱。應立即解開寶寶過多衣物和包被,移至通風良好、溫度適宜的環境,用溫水擦拭寶寶額頭、腋窩、腹股溝等部位幫助散熱,密切觀察寶寶精神、呼吸等情況,必要時及時就醫。
日常要注意合理給寶寶增減衣物,保持室內適宜的溫濕度,注意寶寶個人衛生,餵奶後適當餵些溫水。若寶寶持續發燒或出現精神萎靡、哭鬧不止等異常情況,需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