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燒心可能是激素變化、子宮增大、飲食習慣、食管下括約肌鬆弛、胃部疾病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生活方式、改善飲食等。
1. 激素變化:孕期女性體內激素水平大幅改變,孕激素水平升高,會使食管下括約肌鬆弛,導致胃酸更容易反流至食管,引發燒心感。孕婦要注意休息,避免彎腰、平臥等增加腹壓的動作,睡覺時可適當墊高上半身,減少胃酸反流。
2. 子宮增大:隨著孕周增加,子宮不斷增大,向上擠壓胃部,使胃部空間變小,壓力增加,促使胃酸反流。孕婦日常要少食多餐,避免一次進食過多,減輕胃部負擔,穿著寬松舒適的衣物,減少對腹部的壓迫。
3. 飲食習慣:孕期若常吃辛辣、油膩、酸性食物,或飲用咖啡、濃茶等,會刺激胃黏膜,增加胃酸分泌,引發燒心。孕婦應調整飲食結構,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軟麵條等,避免食用上述刺激性食物。
4. 食管下括約肌鬆弛:孕期生理變化可使食管下括約肌功能減弱,無法有效阻止胃酸反流。孕婦飯後不要立即躺下,適當散步促進消化,睡覺時床頭可抬高 15 - 20 釐米。
5. 胃部疾病:若孕婦本身患有胃炎、胃潰瘍等胃部疾病,孕期可能加重症狀,導致燒心。遵醫囑用藥,如鋁碳酸鎂咀嚼片、硫糖鋁混懸液、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同時注意胃部保暖,避免胃部著涼。
孕期燒心較為常見,孕婦要多關注自身身體狀況,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若燒心症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檢查和治療,確保自身和胎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