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驟停可能是冠心病、心肌病、嚴重電解質紊亂、藥物中毒、意外事故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冠心病:冠心病引發心臟驟停較為常見,主要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致血管狹窄或堵塞,心肌缺血缺氧。治療上,若病情穩定,遵醫囑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阿托伐他汀鈣片、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膠囊,以抗血小板、穩定斑塊、擴張冠脈;嚴重時需冠脈介入手術或搭橋手術恢復心肌供血。
2. 心肌病:各種心肌病如擴張型、肥厚型心肌病等可影響心臟正常結構和功能致心臟驟停。擴張型心肌病患者,遵醫囑用呋塞米片利尿減輕心臟負荷、地高辛片增強心肌收縮力、卡托普利片改善心肌重構;肥厚型心肌病必要時行室間隔切除術。
3. 嚴重電解質紊亂:如嚴重低鉀血症、高鉀血症等干擾心臟電活動引發驟停。低鉀血症可遵醫囑口服氯化鉀緩釋片、枸櫞酸鉀顆粒補鉀;高鉀血症可使用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碳酸氫鈉注射液、聚苯乙烯磺酸鈣散劑降鉀,必要時透析治療。
4. 藥物中毒:如洋地黃、奎尼丁等藥物過量或中毒影響心臟電生理。一旦懷疑藥物中毒,立即停藥,催吐、洗胃減少毒物吸收,遵醫囑用特異性解毒劑如地高辛抗體片段解救洋地黃中毒,同時對症支持治療。
5. 意外事故:電擊、溺水、嚴重創傷等意外可導致心臟驟停。發生意外時,盡快脫離危險環境,進行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後續根據具體損傷情況進行針對性治療,如處理創傷、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定期體檢,有基礎疾病者嚴格遵醫囑治療,控制病情,降低心臟驟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