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嘴巴潰瘍可能是飲食不均衡、口腔衛生不良、病毒感染、過敏反應、外傷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飲食、保持口腔清潔、藥物治療、遠離過敏原、處理傷口等。
1. 飲食不均衡:幼兒若挑食、偏食,易導致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 B 族、維生素 C及鋅等微量元素缺乏,從而引發嘴巴潰瘍。日常應保證幼兒飲食多樣化,多吃新鮮蔬果,如蘋果、橙子、菠菜等,適量攝入富含鋅的食物,如瘦肉、海鮮等。若缺乏嚴重,遵醫囑服用維生素 B2 片、維生素 C 顆粒、葡萄糖酸鋅口服液。
2. 口腔衛生不良:幼兒口腔清潔不到位,食物殘渣易滋生細菌,引發炎症導致潰瘍。家長要幫助幼兒養成飯後漱口、早晚刷牙的習慣,可使用兒童專用漱口水或淡鹽水。若潰瘍處有炎症,遵醫囑使用開喉劍噴霧劑、冰硼散、錫類散。
3. 病毒感染:如感染單純皰疹病毒等,可引起口腔皰疹,破潰後形成潰瘍。患病期間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多休息、多飲水。若疼痛明顯,遵醫囑服用利巴韋林顆粒、阿昔洛韋片、蒲地藍消炎口服液。
4. 過敏反應:食用某些致敏食物或接觸過敏原,可能引發口腔黏膜過敏,出現潰瘍。需及時查找並遠離過敏原,症狀較輕可自行緩解,嚴重時遵醫囑服用氯雷他定糖漿、西替利嗪滴劑、孟魯司特鈉咀嚼片。
5. 外傷:幼兒活潑好動,玩耍時不小心磕碰到嘴巴,或咬傷口腔黏膜,都可能造成潰瘍。及時清潔傷口,避免感染,較小傷口可自愈,較大傷口需就醫處理。
日常要多關注幼兒口腔狀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增強體質。若潰瘍長時間不愈合或症狀加重,應及時就醫。